
全國服務熱線
防爆墻日常維護的核心是“防微杜漸”,需聚焦“易損部位、隱性風險、環境適配”三個關鍵細節,避免小問題演變為影響防爆性能的大隱患。
一、重點關注易損部位的精細化維護
日常維護需優先檢查高頻損耗、直接影響防爆性能的部位,避免遺漏關鍵細節:
連接部件需逐個排查,不僅要檢查螺栓、鉚釘是否松動,還要用扭矩扳手確認緊固力矩是否符合設計值(如M10螺栓通常需25-30N?m),同時1、在螺紋處涂抹防銹脂,防止潮濕環境下銹蝕卡澀。
2、密封節點需定期補護,墻體與地面、屋頂的銜接處,以及觀察窗、管線開孔的密封膠,若出現開裂、收縮或老化,需立即清除舊膠并重新打膠,選用與防爆墻材質兼容的耐高溫、抗腐蝕密封膠(如硅酮類防爆密封膠)。
3、板材邊緣與拼接處需細致檢查,重點查看非金屬板材(如纖維水泥板)是否因溫濕度變化出現翹曲,金屬板材拼接處的防滑墊是否脫落,若有則及時更換或加裝,避免拼接處因摩擦松動。
二、警惕隱性風險的預防性維護
部分隱患無法通過肉眼直接判斷,需通過針對性措施提前防控:
1、定期清除墻體周邊堆積物,嚴禁在防爆墻1米范圍內堆放易燃、易爆物品或重型設備,避免長期擠壓導致墻體變形,同時防止堆積物遮擋墻體,影響對表面腐蝕、裂縫的觀察。
2、對金屬材質防爆墻,每季度需在隱蔽部位(如板材背面、連接部件內側)抽樣檢查銹蝕情況,可使用磁性測厚儀檢測防腐涂層厚度,若厚度低于設計值的80%,需及時補涂防腐涂料。
3、避免擅自改造墻體結構,若需新增管線或開孔,必須先確認改造方案是否符合防爆設計規范,改造后需對開孔處做防爆密封處理,并記錄改造位置,便于后續維護跟蹤。
三、結合使用環境的針對性維護
不同環境下的防爆墻,維護重點需差異化調整,避免“一刀切”:
1、高濕/腐蝕性環境(如化工車間、污水站):每月需用中性清潔劑擦拭墻體表面,去除腐蝕性殘留物;每3個月檢查墻體底部與地面接觸部位,若出現返潮、腐蝕,需加裝防腐踢腳線或墊高墻體底部。
2、高溫環境(如鍋爐房、烘干車間):每2個月檢查墻體表面涂層的耐高溫性能,若出現起皮、變色,需更換為耐高溫防爆涂層;同時檢查連接部件的熱脹冷縮情況,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螺栓松動。
3、室外露天環境:需重點維護墻體頂部的防雨措施,如檢查防雨棚是否破損、墻體頂部密封膠是否老化,防止雨水滲入墻體內部,導致金屬部件銹蝕或非金屬部件受潮霉變。
四、維護記錄與周期管理細節
規范的記錄和周期管理,是確保維護有效性的關鍵:
1、每次維護后需詳細記錄維護日期、維護內容、發現的問題及整改結果,標注下次維護時間,形成“維護檔案”,便于追溯墻體狀態變化。
2、嚴格遵循維護周期,即使外觀無明顯問題,也需按“普通環境12個月、特殊環境6個月”的基礎周期執行維護,不可因“看似完好”而延長周期。
